打造新引擎,引领瓮福化工“加速跑”

2015-05-27 14:14 阅读(?)评论(0)

 打造新引擎,引领瓮福化工“加速跑”

                     作者:陈建军   编辑:邸凌   来源:当代先锋网   发布时间:2015-04-13

  

      当前,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化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加剧、企业改革任务艰巨,宏观经济严峻复杂、行业复苏缓慢、公司产品成本刚性上扬,瓮福化工如何应对转方式、调结构的新挑战、新要求,如何破解发展中的一系列复杂矛盾,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把握主动权,容不得我们有丝毫懈怠,而需要迎难而上的勇气担当。笔者认为,精心打造“精益生产和创新发展”引擎,实现了1+1>2的改革发展目标,是瓮福化工走出困局的唯一出路,同时,也是我们干出新成绩,创出新成效,成就新精彩,打赢这场改革发展攻坚战的唯一选择。



瓮福化工全景 吴光兵摄
 

                                做精益化生产领跑者

    2015年,集团公司为瓮福化工把脉定位:做精益化生产实践者、先行者、领跑者。为何如此定位?瓮福化工公司的成立,是集团公司为整合马场坪瓮福工业园区人力、物力、技术等优势资源,合并原瓮福磷肥厂和瓮福磷业发展公司,涵盖磷复肥、磷精细化工产品、磷矿伴生氟碘化学品及磷石膏、含磷废水、脱硫烟气、煤电磷一体化等资源综合利用和产品开发物流集散等领域,集聚生产、质量、装备、保运、技术、综合、安全环保、后勤保障、外委加工等管理于一体,产值及固定资产占到集团公司一半以上的大型化工企业。作为母公司的主体生产单位,四大生产基地之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积淀起浓厚的瓮福文化,在集团的改革发展中每次都扮演先行、先试吃螃蟹者的角色,同时还承担起“率先垂范”的文化引领作用。

    集团公司所提出的“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精益生产方式是战后日本汽车工业遭到的“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的市场制约的产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世界上1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花费5年时间,耗资500万美元,以汽车工业这一开创大批量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JIT(准时化生产Just In Time)的典型工业为例,经理论化后总结出来的。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制造系统,同样也体现在产品开发、协作配套、营销网络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它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今天,推行精益化生产,既是集团公司经营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化工公司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法,核心是“精益求精、细致入微”这就要求必须建立科学量化的标准和可操作、易执行的作业程序或准则:工作要定量化;责任要具体化;制度要刚性化;考核要绩效化。工作的主要着眼点:一是全员发动,以人为中心,建立“精益”的企业文化;二是建立具有高柔性的生产系统,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三是进行市场分析,加强计划的控制作用,采用准时化生产;四是通过6s改善现场管理,通过标准化作业排除无效劳动,提高生产效率;五是通过推行看板、均衡生产等方法控制在制品、产成品库存;六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控制,减少因不合格品引起的浪费。

    对于瓮福化工来说,由于客观现实生产需要,必须切实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各项工作才能上水平、上台阶、创一流。随着公司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已经基本具备推行“六西格玛”等管理理念的土壤和时机,抓好过程、产品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迫在眉睫。当前主要是以“零浪费、快反应、高效率”为核心,抓好以磷酸为中心的生产调度;以科技为中心,向管理要效益,在巩固DAP、GMAP产品质量改善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产品差异化战略,稳步推进微量元素添加、产品质量攻关,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工作、产品、管理的零缺陷。笔者认为,2 015年,瓮福化工破解难题、避开暗礁、涉过险滩,向着精益化生产目标乘势而进的突破点就在于:

    精准发力提增效益。以“P2O5利益最大化”为中心、以提高磷收率为核心,以改善磷酸品质为重点,以实施“三酸净化 ”项目为突破点,积极应对矿山输送磷精矿的质量变化,解决A/B层磷矿中有机碳和倍伴氧化物等进入系统后对下游产品磷酸产品质量的影响问题。目前,瓮福磷酸梯级利用“三酸过滤”项目(稀磷酸过滤、浓磷酸过滤、浓磷酸淤浆过滤)已建成试车成功。该项目在提升磷酸磷收率的同时,更为公司加快产品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满足国际市场出口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示范性的典型意义。

    为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公司紧急调整两条二铵生产线高产国际市场高端产品任务。公司启动各部门应急联动预案,同时上下游装置间积极梳理提升质量的因素,直面矛盾的关节点、要害处,加强班组考核,开展技术交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问题,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推进,努力推动产品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快速迈进,高效完成高端产品的生产任务,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倾力保产效益产品。在公司现有主产品中,工业级PPA、食品级PPA产品在全国占有完全的市场份额,净化磷酸中“磷元素”市场价值最高,瓮福享有较大话语权。为此,2015年,我们在用好国家政策保证农业用肥的基础上,要明确主体责任,主动作为,形成合力,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和善于担当的作为,努力抓好食品级磷酸等产品生产,为集团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激发活力提质增效。随着经济下行,市场发生巨变,这就迫使企业实施转方式、调结构以及组织变革来积极应对,换言之就是做好“加减乘除法”。“加法”就是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增产高端产品,如组建三个工作组实施专项管理、建成投用饲钙装置、利用石灰装置试生产石膏炒粉等;“减法”就是压缩市场上硫铵等需求不高、边际效益差的品种;“乘法”就是全面推进生产、科技、管理等创新,模拟市场预算构建内部价值体系,建立适应内部市场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除法”就是扩大分子缩小分母,算大帐、打小帐、抠细帐,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资产回报率,在降低成本消耗上下功夫,丰富产品结构,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随着硫磺等原材料价格上扬,硫酸生产成本上升,采取措施掺烧硫精砂控制生产成本是必然的选择;按照“科学物流”思路,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物流模式,积极向物流要效益;重点管控“三关”,即把好原料进口关、关键监控过程关、严守产品出口关,形成了从原料到产品终端的质量监测全覆盖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提升和产品能耗降低的目标实现。如大颗粒硫铵、DAP等产品外观改善,圆润度较上年有所提高,产品水分得到有效控制,产品结块泛白现象大为减少。瓮福“GHF”(宏福)和“GWF”(瓮福)喜获“中国农资行业知名品牌”荣誉就是明证。

    盘活闲置存量资产。在生产方面,突出边际贡献,充分释放装置产能,努力保障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实践证明,这是制造板块在经济下行背景减亏增效的根本性法宝。目前马场坪瓮福园区有近10亿元的低效资产,要千方百计、集思广益,组织人员测算市场效益,按边际贡献原则创造性地恢复组织生产。与此同时,积极向物流要效益。按照“科学物流”思路,整合物流资源,大力实施“减少短倒、优化堆存、去包装化”等措施,优化物流模式,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正在综合治理的瓮福马场坪渣场。毛远富摄

 

  做创新发展的先行者

    创新,成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之源。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各种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强,单纯依靠传统模式的发展不可持续,唯一的出路就是实施产业升级改造,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我们应对新时期新挑战的战略选择。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市场换不来、花钱买不到的,必须自力更生、奋发有为。

    筑基而后自立,创新而后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关键是依靠科技创新转化发展动力”。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我们更要以全球视野审视科技创新的方向,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让企业发展获得源源不尽的动能。加大创新驱动马力,必须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制度的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创新的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和管理机制,创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动的环境,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让“创新驱动”的指挥棒不断显现引领的力量,加快“制造”转变“创造”进度,形成新增长极,将企业打造成创新型领军企业。

    2015年是集团公司确定的“改革创新年”。当前,瓮福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处于产能过剩、同质竞争的产品占业务总量的比例还太大,适应现代农业服务的业务模式还未形成。破解发展困境、产能过剩迷局的出路定位在创新,企业的活力、动力也都来源于创新,瓮福的创新主要着力于精细化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做大高附加值产品体量,把握产品定价话语权。瓮福化工作为集团公司最重要的孵化器基地,科技进步已成为现代工业园区建设的支撑和保障,扎实开展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转化、孵化,形成一批具有领先国际、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向市场,创造了效益。同时遵循绿色、环保、低碳的原则,凭借技术创新积蓄的优势,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应用,力求“吃干榨尽”资源,不断延伸产业链,确保公司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聚力深入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勇于挑起担子,善于主动作为,是成事之要,兴业之本。瓮福化工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五大研究方向,积极从公司和社会层面整合科技力量,扎实开展矿山加入a/b1层矿的三酸净化工业化试验、二水改二水-半水磷酸技术装备开发、湿法磷酸梯级利用工业产业关键技术等重大课题研究,提高运用转化率和现实生产力。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万吨/年湿法磷酸高效萃取净化及氟硅硫铁资源化利用技术及示范” 项目进入结题验收阶段,研发的新工艺及装备技术已应用于瓮福达州和瓮福紫金,并成功转让给湖北兴发集团,完成了净化磷酸在全国的产业布局,为集团创造效益。但是,为确保自主创新技术具有不可复制性,深化取得重大突破课题或实现成果转让的技术的深层研究,仍然是企业立于不败的必然选择。惟有创新,才能掌控技术领先权、主动权。因此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研发出二代或三、四代技术,为集团战略储备技术奠定坚实基础。

    积极推进新技术成熟化运用。公司开展磷酸三钙研发实验、饲钙装置加稀酸实验等10多个实验室试验取得重大进展,进入中试或实现成果转化步伐加快。目前,公司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建成系列工业化装置,如硫酸低位热能利用、磷矿伴生碘资源回收、磷精矿脱硫及5万吨/年池水制饲钙装置和300万吨/年陶瓷脱水装置等如期建成,但如何加快新技术成熟化应用,提升新装置产能是今年重点研究的问题。只有以主动作为应对挑战,以锐意进取担当责任,就能在技术创新的接力奋斗中跑好这一棒,铸就新业绩。

    加快工业废弃物的技术攻关。公司在巩固水气相治理成果的同时,更要加快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虽然我们在萃余酸、晶体磷酸一铵渣、磷渣利用、三酸净化的淤渣利用等取得了重大突破,建起“磷酸一铵与晶体一铵联动”平衡生产模式等,但要走的路与国家要求还远,瓮福马场坪工业园区每年副产磷石膏大约350万吨,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浪费资源,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存在隐患,制约了企业发展。下步我们从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入手,加快引进社会资源综合开发步伐,提高梯级利用价值,扩大梯级利用规模,促进大宗工业固体、气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再上新台阶,逐步提升磷石膏渣的综合利用,最终“吃干榨尽”,重拾“天蓝了、水清了”的美丽景象,以彰显瓮福的“固本、创新、责任”理念。

    建立领军型人才培育新机制。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择天下英才而用之,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努力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才能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夯实人才基础,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注入强大推力。目前,公司在充分履行“一个基地,两个孵化器”职能的基础上,搭建起了管理、技术、技能竞升通道,有效地拓展员工晋升渠道。但培育技术创新领军型人才,要把更多精力用在研究增强创新能力和激发活力机制建设上,逐步建立起人才培养、储备、激励的新机制、新体系,让高端人才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创新实践充分开展,为瓮福化工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在竞争的风浪中劈波斩浪、稳健前行。具体可操作的办法是:采用公司班子或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员领题,组建研发团队,开展传帮带,一级带一级,带动员工互帮互学,实现岗位成才,或选送部分优秀创新人才进入博士后工作站工作,成为博士的助手,参与重点课题研究,或以课题为媒,建立产学研产业联盟,借助外脑力量培养自己的研发团队,或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围绕当前世界磷化工前沿学科,紧扣集团公司十年顶层战略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和考察,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技术交流,引导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凝聚起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引领公司创新不断跃上新境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015年,虽说生产经营、安全环保、改革发展等任务繁重,但“固本求精、务实创新”的目标已经确定,公司提出的“精益化生产的领跑者、创新发展的先行者”这一新的角色定位,并把这种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认真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项管理环节和执行层面。顺势而为、应势而变、借势而行,进一步迸发出我们新的激情和能量,就一定能迅速打开重重困难的突破口,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就一定能开发生产出更好的产品,迅速抢占市场的制高点,巩固我们的地位。在转型发展的路径上踏石留印,在做大做强的举措上抓铁留痕,必将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创造更加优良的业绩,努力打造中国精细磷化工和基础肥料及循环经济示范创新基地。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