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驯“氟”师 走进贵州磷化集团瓮福蓝天,处处是火热的生产场景:生产车间里,员工们加班加点生产;等待装载货物的车辆排成长队;检修人员拿着仪器巡回监测运行设备……他们所做的一切,力争公司今年更红火。 进入生产装置,给人巨大的冲击:装置里人人全副武装,头戴防毒面罩,身穿防化服,随身携带2瓶急救药品,惊为走入防化区。 这里生产的是高危化学品无水氟化氢,其在19.5℃以上易气化,其所释放出的氟离子能穿透组织,与钙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氟化钙,损坏人体骨质组织且无法还原,进而阻断神经传导,影响神经系统,最后导致急性中毒死亡。 目前,全球只有贵州磷化集团掌握了该项核心技术,首创将磷矿伴生含量仅3%的氟变成战略性无水氟化氢,不仅高水平解决了环保问题,而且开辟了一条新的战略性氟资源路径。 尖端技术是买不来的,是靠一点一滴钻研出来的。 装备对企业来说,是制造产品的基础。无水氟化氢,正因为它独特的化学性质,能与各种物质发生反应,具备极强的腐蚀性,这对生产装备选材选型提出更高要求。 初建时,由于无水氟化氢与选型设备材质不匹配,跑冒滴漏是“家常便饭”,有的设备经不住腐蚀一周不到直接穿孔,导致装置开开停停。这给时任设备主任的龚孝祥出了很大难题。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没有现成经验借鉴,只有在现有耐腐蚀的材料中选型,不知试用多少材质,做了多少实验,记录多少数据,熬过多少不明之夜。仅以再浮器为例,原使用一周后就需要修复,经过27处的技术优化改造后,现运行周期已提升到6个月。当时,能加工或修复四氟设备的厂家基本在上海、温州、苏州。每次设备出现破损,无论风霜雪雨,龚孝祥都跟着拉设备的车长驱数千公里到厂家,蹲守督促完工后又得往回赶,马上安装恢复生产。那段时间的苦,龚孝祥深埋心里。 “四氟设备和石墨设备现已成为无水氟化氢装置标准配备,是我们两年心血凝成的成果”。龚孝祥自豪地说道。 瓮福蓝天原来采购一台美国进口的磁力泵,必须经美国国防部批准,仅采购审批周期就是7个月。龚孝祥将自己发明专利与国内生产商合作,现已实现国产化替代。一次,龚孝祥代表我方向世界装备制造巨擘德国西格里石墨设备制造公司采购一台价值800万的关键设备,提出一个条件,就是在支付100万预付款后,按使用周期支付后续款项,但无水氟化氢对装备的巨大破坏力,承接企业将面临巨大风险,这家外国企业最后只能选择放弃。无水氟化氢的“无情”,激发磷化人创新动力,仅用1000多天时间,就完成了现有装备制造500多项的技术改造,解决了关键设备技术被国外“卡脖子”难题,实现国产化替代率90%,到2011年8月,生产装置实现长周期运行。 搞设备的人就像“诊疗师”,对设备的‘望闻问切’每个环节都不可少,也许每一次技术上的小改进,就可能带来大突破。同时搞装备研发更不能怕吃苦,最重要的是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对于研发,龚孝祥始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有时为了观察一台改进设备的运行状态,可能需要连续72小时以上不间断进行,多次反复验证,才能获得精确可靠的实验数据。这对实验者来说是极限挑战,但他忘记了辛苦、忘记了时间。在失败远比成功多、未知远比已知多的研发领域内,龚孝祥以执着的科研精神在这片沃土中一次次挖出真金,虽其多次经历过“火烧、毒倒、爆炸、翻车”的生死,但他的心依然澄澈如初。 瓮福人把这个了不起的“能人”称为驯“氟”师,并为他创造的奇迹而点赞。如今,正是凭借无水氟化氢这一核心技术,瓮福蓝天已形成年产18万吨的产能,品牌价值28.72亿元,荣登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正是有了瓮福蓝天坚定不移做好自己事的决心不会变,正是有了龚孝祥等技术专家坚持不懈走创新之路的意愿不会变,才换来了在新材料研发、新装备研制及新技术应用数百项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才换来了中国在氟硅领域领跑世界,打破外国企业对制作芯片的“硅”原料封锁,为我国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瓮福蓝天将凭借在行业的技术积累和运营经验,为世界市场提供价值“增量”,为世界氟化工产业贡献出宝贵的中国方案。
最后修改于 2023-07-04 14:20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磷“动”天下
下一篇:勇做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与实践标杆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